百科通
旧街港事 > 
【张爱玲笔下的香港】重走一代才女当年在港足迹
2024-08-05 香港百科通
0 7 收藏

“新来港”想知道? ➪ 这里全都有!


1939年,一个19岁的女生穿着一袭素布旗袍,拎着母亲的旧皮箱,从上海到香港来求学,这是她第一次来香港。她后来在小说《茉莉香片》中写道,“香港是一座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”。

 

张爱玲,这位惊艳华语文坛的才女,一生三次来港,前后居住时间近七年,她将在香港的经历细腻描写入多部小说中。今天,香港百科通和你一起重走张爱玲当年的足迹!
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 

香港大学,才女梦的开始

 

1939年,张爱玲考入了香港大学文学院,开始了她人生中第一个香港时(1939—1941年)。

 

大学时期的张爱玲用功读书,成绩优秀。1940年她拿到尼玛齐(Nemazee Donor Scholarship)、何福(Ho Award for Best Sorhomore)两个奖学金。在《对照记》里,张爱玲回忆道:“港大文科二年级有两个奖学金被我一人独得。

 

“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,爬满了蚤子”,出自她的散文处女作,刊于1940年《西风》杂志上的《天才梦》,这是张爱玲在港大求学时的作品。

 

就读港大时,张爱玲住在宝珊道8号的圣母堂女生宿舍(Our Lady’s Hall)。

 

她在半自传体小说《易经》中,写主角琵琶从学校回宿舍的场景,正是她当年每天的必经之路——穿过大学校园后,要沿着水泥石阶才能走到宿舍,在宿舍门廊台阶上更可眺望优美的海景。可惜当年的圣母堂已于1970年拆除。

 

如今,港大不少建筑物都被列为古迹或历史建筑。本部大楼是港大最古老的建筑物,由红砖和麻石建成,以古典的花岗石石柱支撑,是典型的爱德华巴洛克式建筑。

 

漫步其中,港大建筑优雅和隽永的气息,以及校园中浓浓的书卷气,似乎可以感受到在张爱玲当年的求学氛围。

图片来源:Facebook(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)

 

1941年,日军侵占香港,港大冯平山楼是当时港大的中文图书馆,藏书丰富,战时被征用为防空站。张爱玲在这里读了不少书,也写下不少战时见闻。

 

1942年,随着战争愈演愈烈,张爱玲不得不中断学业,返回上海。这段港大求学经历虽然短暂,却让张爱玲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,也就此开启她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。

 

返沪后两年,她发表了8篇小说,当中一半都与香港有关,包括让她声名大噪的《沉香屑》系列和《倾城之恋》。

 

在散文《烬余录》里,她坦承在香港这三年的生活,尤其是战时的所见所闻,对她有着剧烈的影响。1943年到1945年,是张爱玲的创造高峰期。

 

浅水湾,《倾城之恋》的小说背景

 

张爱玲在香港钟爱的地方,必有浅水湾的一席之地。在《沉香屑·第一炉香》中,乔琪乔带葛薇龙的姑妈梁太太去游泳的地方,便是浅水湾。这个月牙形的沙滩,是香港最美的沙滩之一,被誉为富人后花园。


图片来源:香港旅游发展局

 

就读港大期间,张爱玲母亲来港小住,便下榻于浅水湾饭店。张爱玲将这片最美海滩,写给了她笔下最美的女主白流苏。《倾城之恋》里,白流苏下榻的浅水湾饭店房间,“那酽酽的,滟滟的海涛,直溅到窗帘上,把帘子的边缘都染蓝了”。

 

张爱玲也将浅水湾美丽的景致写入《倾城之恋》男女主相互的试探博弈中,“他们在餐室外面的走廊上拣了个桌子坐下。石阑干外生着高大的棕榈树,那丝丝缕缕披散着的叶子在太阳光里微微发抖,像光亮的喷泉”。

 

浅水湾饭店于1982年拆卸,后来改建为集住宅和商场于一身的影湾园。但露台原址被保留下来,过去的老式吊扇、古典地砖到圆拱形的木框玻璃窗,都依稀可见昔日的瑰丽风光。

 

现在的浅水湾花园,有三组长椅专爱为纪念张爱玲而设,分别表达张爱玲三度来港的经历:第一张长椅以茶几上的子弹和旧照片,介绍了张爱玲首次来港的求学经历和战乱背景。第二张以堆叠的书籍,代表了她第二次来港时所处的全盛创作时期。第三张则以椅边的行李和扶手上的外套,代表她与香港就此离别。

 

如今的浅水湾沙滩,不再是富人专属。漫步在那片海滩,听着高大棕榈树在风中摇摆的声音,和张爱玲看着一样的景致,似乎对香港多了几分喜欢。

 

在北角,有过最窘迫的时光

 

1952年,时隔十年,张爱玲再次来港,继续因战事中断的港大学业,她还获得了助学金,但仅仅读了两个月,就选择退学前往日本东京。

 

在日本过完一个冬天后,张爱玲再次返回香港。但港大已经取消了她的学籍和助学金。无奈之下,张爱玲住在女青年会(YWCA),这里连书桌也没有,只能在小凳子上写作。

 

后来,她认识了人生至交宋淇邝文美夫妇,便委托二人帮帮她在北角找了一间房子。北角在当时被称为「小上海」,很多来香港的上海人在此聚居,当时宋淇夫妇住在北角的继园街,这也是张爱玲选择住在北角的原因。

 

张爱玲在《对照记》里回忆她第二次来港时的经历,“1954年我住在香港英皇道,宋淇的太太文美陪我到街角的一家照相馆拍照。”。

 

张爱玲说的那张照片,便是她在兰心照相馆拍下最为人熟知的那张旗袍照。


 图片来源:维基百科


经济窘迫下,张爱玲找了份翻译的工作,作品包括《艾默森选集》和《老人与海》等。据说,她当年在英皇道的房间陈设异常简陋,以致她只能拘束地在床侧的小茶几上写稿,但还是写完了两部长篇小说《秧歌》和《赤地之恋》。

 

在宋淇力捧下,张爱玲成为电懋(电影公司)的编剧主力之一。编剧收入成为张爱玲往后八年的主要经济来源。

 

但当时张爱玲究竟住在英皇道具体何处,至今仍是一个谜。1955年,张爱玲离开香港,远赴美国。


图片来源:香港旅游发展局

 

张爱玲作品中屡次提及的“叮叮”车,今天依然行驶在香港街巷之中。如今游览北角,不妨坐在叮叮车上,感受一下热闹气氛下的人间烟火气息。

 

旺角花墟道和加多利山

为病夫筹医药费,苦写剧本

 

1961年,张爱玲第三次到访香港,因为要替丈夫赖雅筹集医药费。她这次在旺角花墟附近租了间小房子,短暂的几个月,为电懋写了《红楼梦》、《南北一家亲》两个剧本。


图片来源:香港旅游发展局

 

后来租约结束,张爱玲便搬往好友宋淇夫妇在九龙城区加多利山嘉道理道的家。

 

多年后,宋以朗(宋淇儿子)回忆,张爱玲终日足不出房,只顾埋首写作,她睡的那间卧室推开窗户,可以看见狮子山。

 

完成工作后,张爱玲便匆匆返美,余生再未踏足香港。在《重访边城》中,张爱玲写到了最后一次访港的见闻和心情,“太喜欢这城市,兼有西湖山水的紧凑与青岛的整洁,而又是离本土最近的唐人街”。

 

香港这座城市的风情和底蕴,频频出现在张爱玲笔下的故事中。她在香港留下的足迹,远不止上面说的几个地方。

 

小说《沉香屑·第一炉香》中描写的豪宅,就在太平山半山,“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型的,几何图案式的构造,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”;《谈吃与画饼充饥》中写道:“香港中环近天星码头有一家青岛咖啡馆,我进大学的时候每次上城都去买半打“司空”(scone),一种三角形小扁面包。

 

还有张爱玲对香港亚热带气候下四季景色的描写,“芭蕉、栀子花、香蕉树、樟脑树、菖蒲、凤尾草、象牙红、棕榈、芦苇、淡巴菰,生长繁殖得太快了,都有点杀气腾腾”。

 

小说《第二炉香》中,“春天,满山的杜鹃花在缠绵雨里红着,簌簌落落,落不完地落,红不断地红。夏天,你爬过黄土的垄子去上课,夹道开着红而热的木槿花,像许多烧残的小太阳”。

 

张爱玲与香港可谓相互成就,香港为张爱玲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写作素材,而张爱玲也记录下战争和殖民背景下,香港的大时代和小人物故事。

 

重游张爱玲往日在香港的踪迹,正如她所写:“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。我们坐在车上,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,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。

 

你还想知道张爱玲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,可以加入我们活动群分享讨论。


举报
香港百科通
每週推送热点资讯,精彩不错过!
微信 微信客服号
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
欢迎关注香港百科通!
Copyright @ 2024 知竹傅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