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通
旧街港事 > 
香港大牌档,它的昨日与今日,却不知明日如何?
2024-12-11 香港百科通
0 23 收藏

“新来港”想知道? ➪ 这里全都有!


很多人还没有来香港之前,都对港剧里的大牌档印象深刻。


两三个人坐在街边摊位的塑料凳上,吃着招牌小炒,搭配冰镇啤酒,最后来一句“做人呢,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咯!”


图片来源:电影《盲探》


这就是香港独特的街头饮食文化——大牌档。


不知道大家来了香港后,有没有去体验过?如果还没有,希望大家尽早去,因为香港的大牌档很可能在未来就消失了。


香港大牌档的鼎盛时期与如今的消沉,到底是怎么发生的?跟着香港百科通一起来看看吧!


究竟是大牌档,还是大排档?


一些刚来香港的朋友会疑惑,为什么有些地方写大牌档,有些则是大排档,“牌”和“排”有什么区别?


其实,最初的写法应该是“大牌档”。


二战后的香港,有小贩在街头摆摊售卖熟食,客人经常站着或者蹲在旁边吃完。
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
50年代后,当时香港政府为了规范小贩摆卖,发出了“固定摊位小贩牌照”,申领到牌照的摊贩需要把牌照挂在显眼的地方,这种牌照其实就是一张大纸,所以渐渐称为“大牌档”。


但因为当时的大牌档外面是排着一排排的长桌,占地大,所以被人误称为大“排”档。后来,很多人就将大牌档写作大排档。


全盛时期,全港有多达40家大牌档。在1950-1970年那段时间,香港的大牌档十分热闹。


早年香港的大牌档,使用的座位是用木头造的长凳,食客围着饭桌并排就坐,但就是那么一小块地方,往往人头攒动、座无虚席。


猛火炉灶上翻滚着各式菜肴,老板伙计的火爆脾气,食客的大声交谈,碗碟的碰撞声,市井气息十足。


在大排档,吃什么?


提起大牌档的美食,别期待山珍海味,但地道的平民小吃却是琳琅满目。


早些时候的大牌档提供早餐、午餐和下午茶,甚至宵夜。


从清晨的白粥油条到夜晚的鱼蛋粉面、炒粉面饭,再到香港特色的奶茶、鸳鸯、西多士、猪扒包……都能在大牌档吃到。


很多大牌档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式,如豉椒炒蚬、椒盐豆腐、椒盐濑尿虾、避风塘炒蟹和干炒牛河等。


图片来源:香港旅游发展局

 

大牌档的晚饭及宵夜时间是全天最热闹的,有些可能持续到凌晨,甚至24小时全天候营业。 


香港人很喜欢在大牌档吃宵夜,有人说,香港酷热潮湿的气候降低了白天的食欲,因此就创造了在深夜吃的第四餐——宵夜。


在大牌档经常能看到,大家收工后大家围坐在一张张大圆桌边,边品尝美食边“叹”人生……
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
为何香港人那么爱大牌档?


大牌档之所以那么受欢迎,主要是那份大火炒出来的「镬气」。


因为没有接驳燃气管道,所以大牌档通常使用火水炉进行煮食爆炒,猛烈的炉火可以冲上超过一米高,因此炒出来的食物都火候十足!


由于火特别猛,自然非常考验煮食师傅的功力。大牌档老板中有不少大隐隐于市的奇人, 客人下单后点,麻利开火起锅,下油颠勺,不到一会,一份美味的避风塘炒蟹就热气腾腾上桌了。


一些大排档的老板已经工作超过半世纪了,尽管年岁已高,但他们从那个穷苦的香港时代走过来,一直坚持 “香港精神,唔做就会头晕”。 从他们身上,看到了过去一代港人努力拼搏的精神。


图片来源:香港风景摄影会


在大牌档,不论是劳力工作者,还是白领,或者是周边的街坊,都可以围坐在桌前大快朵颐,大声交谈。


如果是熟客,喊一句「例牌」,老板马上心领神会,随后便在熊熊火焰中为其炮制出专属菜式。


在这里,没有高档餐厅的拘束和安静,有的是热闹、随性和自在。


可惜,香港大牌档日渐式微


然而80年代开始,香港市区重建,政府开始收回部分大牌档的牌照,因此部分大排档结业,而少数大牌档则选择迁入室内店铺,比如镛记,兰芳园,九记牛腩等。


店铺的租金也是一些大牌档消失的原因,在香港一个普通店铺的租金可以高达每月十几二十万港币,这让很多大牌档老板无力承受。


从那之后,大部分出现于街头的大牌档逐渐消失,或者开始“茶餐厅”化,真正的大牌档日渐减少。


现在,香港传统的大牌档仅剩下20多家,主要集中在中环和深水埗,可以说是买少见少了。


图片来源:香港旅游发展局


虽然现在香港政府也有在做大牌档保护工作,比如让持牌人的后代仍可继承牌照,将这份老香港风味延续下去。


一些美食家比如蔡澜也有在帮忙宣传,但是大排档逐渐减少的趋势依然明显,也许它最终会消失不见。


所以,趁它还在,好好珍惜。


大家还想知道那些香港本土文化,欢迎加入香港百科通活动群组~


举报
香港百科通
每週推送热点资讯,精彩不错过!
微信 微信客服号
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
欢迎关注香港百科通!
Copyright @ 2024 知竹傅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