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新电影《误判》上映,犯罪动作片加上律政题材,令不少新来港朋友都抱着好奇心进入电影院。 电影改编自2016年的马家健误判**(片中改叫马家杰),事主因贪图1000块钱小利,将住址借给朋友**谦收快递,结果快递里藏有毒品,而被控企图贩毒罪。 电影中,甄子丹饰演的男主霍子豪,从干警转行做检控官,为人正直不刚,誓要将这起误判沉冤昭雪,但犯罪集团的阻拦、同事的不配合,都让他步履维艰…… 除了冲着甄子丹的激烈打戏,很多朋友也想借助电影多了解香港法庭对案件的审讯。但看完电影,因为香港和内地的法律体系不同,一些朋友和我说对于电影中的律政司、法庭控辩方甚至法官的battle,不是很理解。 刚好我今日也看了这部电影,就和大家谈一下其中涉及到的香港法律知识。 图片来源:电影《误判》 01:香港司法机构[律政司]是什么机构? 电影中,甄子丹饰演的霍子豪辞去警队工作,考入律政司。 律政司是香港最大的法律机构,其职权涉及到立法、司法行政、法律政策的制定等。从机构职能性质来看,大家可以将它理解成内地的检察院。 02:甄子丹的检控官属于什么角色? 甄子丹所在的部门是刑事检控科,他是检控官,相当于内地的检察官。 因为案件属于刑事案件,由MC张天赋饰演的高级督察(等同内地公安)负责查案,他们调查案件,收集证据和寻找证人后,然后把材料交给律政司,由律政司提起诉讼。 甄子丹担任的角色因为是检控官,就要上庭控告那名被控企图贩毒罪的年轻人(马家杰),法官则是基于双方的陈述和证据作出判决。 图片来源:律政司 03:被告认罪,甄子丹为什么会提出异议? 在最初的庭审上,被告马家杰突然认罪,但甄子丹提出异议,这属于电影推动剧情**的艺术情节。因为甄子丹怀疑案情有疑,马家杰有可能是犯罪集团play的一环,他希望可以揪出背后大佬,因此提出异议。 但在现实生活中,被告认罪,检控官不太可能提出异议,因为检控官的职责就是把被告定罪。 还有电影中甄子丹数次帮马家杰辩护,这不属于他的职责,自然遭到辩护律师的反对,“辩护是我的责任,关你什么事?”,之所以设置这一情节也只是想突出甄子丹的男主光环。 04:为什么电影强调程序正义or结果正义? 电影中,甄子丹怀疑上司吴镇宇,认为他可能和犯罪集团有利益关系。还有法官许冠文,他说,“有时候我明知道这宗案件有问题,但证据不足,我只能选择释放,这只是我的职责。” 这里无关乎正邪,只是在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中存在分歧。吴镇宇同为律政司检控官,一年要**700多个案件,他认为案件中司法程序正确就ok了,毕竟他也是政府打工人,结案率KPI压力也很大的,没办法像甄子丹那样,对一宗案件投入那么大的资源。 这也是电影想要反映的现实问题,一些案件确实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追究到位,但大多数情况下,社会资源并不允许。 图片来源:电影《正义回廊》 05:陪审团为什么有资格裁定被告有罪? 电影中,有一个情节是陪审团认为被告有罪,导致他被判27年监禁。这里不少新来港朋友会疑惑,陪审团是一个什么制度?为什么一群普通人有资格影决定被告是否有罪?甚至能影响整个案件的裁决? 其实香港陪审团制度来源于英国,目的是让普通公民直接参与司法,随机抽取的公民组成陪审团,能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政府手上。 在司法程序上,陪审团负责判断案件事实,法官则决定怎么使用法律,换句话来说,就是陪审团来决定这个人有没有罪,法官则认定如果这个人有罪该怎么判。 看完以上这些讲解,大家是不是更好理解香港一些法律知识? 确实,看一些律政题材电影会帮助大家了解香港当地法律,对于刚移居到香港的朋友来说,是一件好事。 但是大家也不要全部确信无误哦,之前就有朋友看完电影《毒舌律师》,认为偷录的影片在法庭上不能作为证据使用,其实这不全对。 实际上,在香港,只要与案情相关,刑事案件的视频证据大部分都可以呈堂,无关是不是偷录(拍摄方式)。而《毒舌律师》中****的影片不能作为证据,是为了增加电影**而设置的情节。 根据香港现行法律,在确保公平审讯的基础下,法庭有最终酌情权,可以决定接纳或拒纳偷录的影片作为证据。 所以大家在看完律政题材类的电影后,还是要去查实其中的一些法律要点,不然就白费看电影学习法律知识的本意啦。 点击👇阅读原文 🔍香港百科通 香港百科通,新来港人士想知道的全都有!一站式汇集生活攻略、玩转香港、暑期兴趣班、求职找房...资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