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0 收藏
“新来港”想知道? ➪ 这里全都有!
这几年,香港多了不少新移民,有不少在港上海人发现,香港说是国际都市,却瞥见不少老上海的影子。
比如楼下水果店老板居然会说上海话,还能无缝切换粤语、北角有不少上海地道餐厅,还有上海新世界理发公司、上海百年洋服店……
知道上海有条香港路,却没想到香港有条上海街,为何香港和上海有那么多牵绊?
图片来源:香港记忆
「上海街」与上海人没有关系
一些在港上海人听到「上海街」,会误以为这里住着一些上海旧移民,其实并不是。
「上海街」过去叫「差馆街」。如果你对香港旧历史感兴趣,倒是可以来这里探寻一番。
当年,「差馆街」容易与港岛上环的「差馆上街」混淆。为了方便区分,政府就改为「上海街」。
50、60年代,上海街是香港最繁盛的商业区之一。当时满大街的霓虹招牌,林立的骑楼底下塞满各种老字号,随处可见中药铺、杂货店、米铺、当铺等。
图片来源:互联网
后来,上海街的商业地位被旁边的弥敦道取代。虽时过境迁,今日「上海街」不如过往般繁华名,但这里依旧保留一些百年老店。
还有一些旧时建筑,比如建于1895年的红砖屋(原油麻地抽水站宿舍)和1930年代的油麻地戏院,以及上海街600至626号共14幢唐楼,足以窥探老香港风貌。
和上海人关系的是这里:北角
上世纪40、50年代,为了躲避战乱,也为了生活,很多上海人纷纷南下逃往香港,他们聚居在港岛北角一带,因此当年北角又称「小上海」。
很多名人都在北角住过,比如张爱玲、孟小冬和倪匡等人。
他们不仅人来了,还带来了上海的理发馆、面馆、裁缝店、夜总会。「十里洋场」的生活习惯开始在香港流传,其中电影《花样年华》中张曼玉的26套旗袍,就是那个年代上海移民的浪漫缩影。
老一辈的香港人说,“当年一些上海人来到香港,只要挂上「上海」二字的店面都显得特别高级。我小时候,妈妈跟我说要理发,就一定要找上海理发厅。而上海理发厅比其他理发厅贵上两块钱。”
图片来源:互联网
导演许鞍华在北角生活了60多年,她曾经说过,香港的文化有一部分是上海文化,他们不只搬来了餐厅和理发馆,而是搬来了一个上海社会。
他们是香港人,也是上海人
当时移民到香港,只要是邻近上海的城市,如宁波、无锡,都会把自己归类为上海人。
很长一段时间,“从上海带来的,阿拉上海来的”,在香港街头不绝于耳。
图片来源:香港赛马会
上海人的身影出现在香港多个行业,比如实业家安子介、船王包玉刚、影视大亨邵逸夫,还有不少文人雅士。
1946年,22岁的金庸从嘉兴来到了香港,再没有离开过;香港的文学泰斗刘以鬯,他原是上海人,1948年到香港,他写的小说《对倒》是电影《花样年华》的原型。
随上海移民一同到香港的,还有资本
香港四大船王,董浩云、包玉刚、赵从衍及曹文锦都是上海来的。
除了航运,还有纺织,这是香港50-70年代的两大经济支柱。
另外,还不得不说金融,最出名的当属汇丰银行。
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,HSBC,H是指香港,S就是上海,汇丰的全名是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,中文直译为香港和上海银行有限公司。
当时的香港电影,多依赖上海人
被称为香港「娱乐教父」的邵逸夫,将上海的娱乐模式迁移到了香港。那时,来自上海的大佬和风流客主宰着香港电影。
1957年,邵逸夫买下清水湾一块地皮,兴建邵氏影城,成立了「邵氏兄弟」(香港)有限公司。最辉煌的时候,邵氏几乎垄断香港的电影市场。
在香港电影和电视发展过程中,上海人、上海元素,始终伴随着香港,成为一种文化象征。
图片来源:TVB《珠光宝气》
电影《花样年华》就是一部上海人在香港的故事。李安拍摄的电影《色戒》,几位太太在香港公馆里打麻将,说的就是上海话。
过去,因为战乱和经济原因,很多上海人是逃难来香港发展。但如今,因为香港移民政策的开放,一些上海人更倾向主动留在香港。
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种藏在香港的「上海化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