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9 收藏
“新来港”想知道? ➪ 这里全都有!
在香港的太子花墟道一隅,隐藏着一个充满中式庭院风情的雀鸟花园。这里,鸟鸣啁啾,树影婆娑,午后的阳光洒落,为这个宁静的角落增添了几分惬意。
(图片来自陈乐财FB)
在这片宁静之中,藏着一家名为“财记”的小店,店门口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,他就是这家店的主人——陈乐财师傅。他身着白色老式背心,老花镜滑到鼻尖,手中拿着油扫,不紧不慢地为竹丝雀笼上一层又一层的漆。他的十指之间,早已被漆油的痕迹填满,这是他多年手艺的印记。
(图片来自陈乐财FB)
白发苍苍,年少初心不改
陈乐财,这位1942年出生的老人,如今已逾八十高龄。年轻一辈叫他财叔,但在雀仔花园里,老顾客们总爱亲切地叫他“财仔”。这个名字,似乎让他的年龄在他们心中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充满活力的青年时代。
(图片来自陈乐财FB)
1955年,13岁的陈乐财开始了他与雀笼的不解之缘,跟随舅父学习制作鸟笼的技艺。随后,他更是有幸师从制笼大师卓康,将这门手艺磨练得炉火纯青。如今,财叔的手艺不仅是他个人生涯的骄傲,更成为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。
48支竹丝围起70载
制作一个普通的雀笼,至少需要48支竹丝,每一根都要经过精心雕琢,做到均匀对称。竹子需要用煤油灯加温,形成适合造笼的弧度,再逐条穿过笼圈上的小洞。笼底、笼脚的花纹则需要专业师傅雕刻,实现“笼上生花”。因此,完成一个雀笼,少则几个月,多则数年。
( 图片来自文汇报)
在70年代,旺角的康乐街曾是售卖雀鸟、鸟笼的集中地,因此被昵称为“雀仔街”。那时,有闲情逸致养雀的人多是公子哥儿,也有不少政府的高级职员来找财叔定制鸟笼,甚至包括一些高级警官。
(图片来自香港昔日情怀FB)
当时的人们提着一笼鸟儿,到上海街的奇香或云来茶楼饮茶赏雀,整个酒楼坐满了人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这样的场景,如今已不多见,但在当时却是香港独有的文化风情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随着时间的流逝,香港的养雀文化逐渐式微。财叔的工作重心也从制作雀笼变成了维修雀笼。但他却不觉得大材小用,他说:“只做笼是坐井观天,维修可见百家姓。” 在修复过程中,他能看到不同师傅的制笼风格,学习同行的优点。
香港最后一位造笼师
90年代初,政府对康乐街进行了重建,高耸入云的大楼迅速崛起,成为了今天的朗豪坊。自1997年起,雀仔街一带的商户纷纷迁移到了园圃街雀鸟花园。在这片新的土地上,"财记"的手艺依旧如往昔,店内的一隅依然摆放着财叔多年沿用的工具、装杂物的铁盒,以及那个微微倾斜的木框挂钟。尽管雀仔街的辉煌已不再,但这里的时空仿佛仍停留在70年代,让人怀旧。
图片来自网络
如今全港只剩下财叔一位造笼师傅,他时常感叹,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门工艺。然而,去年有外籍艺术家慕名而来,向财叔学习制作雀笼的技巧,希望将雀笼制作工艺融入艺术创作。财记的作品从上周开始在电车上展示,成为了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。
(图片来自香港青年协会)
2014年,雀笼制作技艺被纳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的“传统手工艺”类别。这项技艺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学习,财叔也收了8位徒弟,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,每周四、周六的下午,他们都会来到财叔的店铺,学习雀笼制作。
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财叔和他的雀笼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,他的故事和手艺,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,更是对香港文化遗产的一种坚守,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岁月雕琢的匠心之美。
想知道更多香港本土老店的故事?欢迎加入香港百科通群组!
香港百科通官方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