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7 收藏
“新来港”想知道? ➪ 这里全都有!
香港是一个金融与商业高度发达的国际都市,然而,也正因为如此,各类诈骗手法不断升级,给大家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。看完香港百科通这篇避免落入诈骗者的圈套。
一. 财务中介公司骗案
财务中介公司骗案在香港尤为普遍,特别是针对那些急需资金周转的人士。
诈骗手法
诈骗者通常伪装成合法的财务中介公司,通过广告或社交媒体吸引目标,承诺提供低息、无抵押贷款。受害者一旦被吸引,便会被要求支付各种费用,如“手续费”或“保证金”,但最终贷款却遥遥无期。
(图源:防骗视伏官网)
案例:一名香港市民因急需资金偿还债务,通过网上广告找到一家自称可以提供快速贷款的财务中介公司。对方承诺低息贷款,但要求先支付一笔“担保金”。受害者在缴纳了数万港币后,发现贷款并未发放,且中介公司也再无音讯。此时才意识到被骗,但为时已晚,损失已无法挽回。
应对方法:
(1) 在寻求贷款时,务必核实财务中介公司的合法性,可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查询其注册情况。
(2) 不要轻易相信快速放款或无抵押贷款的承诺,正规贷款机构不会要求提前支付任何费用。
(3) 如果对贷款流程或费用有疑问,建议寻求法律意见或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。
(4)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贷款广告,尤其是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相关信息。
(5) 了解贷款流程的正常运作方式,并避免急功近利,理性看待各类“低息”或“无抵押”贷款。
二. 网上购物骗案
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,网上购物骗案在香港日益猖獗。诈骗者通常利用虚假的购物网站或社交平台广告,吸引消费者购买不存在的商品或服务。受害者一旦付款,便发现根本收不到商品,或者收到的货物与广告描述完全不符。
(图源:防骗视伏官网)
诈骗手法
假扮卖家:
1. 特别优惠 - 以限购、减价、外地代购等作招徕,吸引买家
2. 先收钱后失联 - 要求买家先汇款至指定户口,拒绝当面交收。 收款后失去联络
3. 热门货品类别 ( 演唱会飞、海鲜、鱼生、玩具模型、手袋、手表、家俬、智能电话、电子游戏、零食、车牌号码、货币兑换、网上游戏帐户、电脑)
假扮买家:
1. 虚假收据 - 以虚假入数收据作汇款证明
2. 无效支票 - 将未能兑现的支票存入卖家户口,营造虚假的入帐记录
3. 收货后失联 - 骗徒收取货品后便会失去联络,卖方其后发现未能入帐方知被骗
案例
一位香港女士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则限时特价的电子产品广告,链接指向一个看似正规的购物网站。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款项,但几周过去依然没有收到商品。尝试联系卖家时,发现卖家已将她拉黑,网站也无法再访问。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,损失了数千港币。
应对方法
(1) 在选择网上购物时,应尽量选择有良好口碑的大型电商平台,并查看网站的安全证书和用户评价。
(2) 不轻易在陌生网站上进行购物,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广告点击进入的网页,应尽量透过官方销售渠道购买货品。
(3) 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保持警惕,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推广的限时优惠。多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购物体验,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落入诈骗陷阱。
(4) 在进行网上支付时,优先使用信用卡或受保护的支付平台,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有追讨的机会。
三. 商业电邮骗案
电邮骗案是通过伪装成银行、政府机构或公司高层人员发送虚假邮件,诱骗受害者提供敏感信息或进行金钱交易。这类诈骗手法通常通过伪造邮件地址和专业术语来迷惑受害者,使其误以为收到的是来自可信赖机构的邮件。
诈骗手法
1、假冒伙伴、公司商业伙伴、供应商,要求受害人将货款转帐至新户口
2、假冒公司高层,指示员工汇款至不明户口
案例
2021年,一家香港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收到了一封看似来自公司CEO的邮件,邮件要求其立即向某供应商支付一笔款项,并强调此事紧急且保密。财务人员没有进一步核实,按照邮件指示将款项转账到指定账户。几天后,发现所谓的“供应商”其实不存在,CEO也从未发送过这封邮件,损失金额高达数十万港币。
应对方法
(1) 对于涉及资金转移或个人信息的邮件,应通过独立渠道(如电话确认)验证邮件的真实性,尤其是来自公司高层或金融机构的紧急要求。
(2) 遇到要求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的邮件,要保持高度警惕,避免直接操作。
(3) 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,增强其对网络诈骗的辨识能力。
(4) 企业应加强邮件安全系统的设置,过滤潜在的钓鱼邮件和恶意链接。
(5) 在公司内部推行多重身份验证(如双重认证)措施,以减少因邮件诈骗导致的财务损失。
(图源:防骗视伏官网)
无论是财务中介公司骗案、网上购物骗案,还是电邮骗案,都需要市民提高警觉,增强防范意识。更多防骗小知识欢迎搜索香港百科通~
想知道更多香港本地资讯?欢迎加入香港百科通群组!
香港百科通官方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