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通
旧街港事 > 
【香港电影】为何会衰落,还有复兴的希望吗?
2024-09-09 香港百科通
0 15 收藏

“新来港”想知道? ➪ 这里全都有!


当年,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巨星崭露头角,李小龙、成龙、周润发、周星驰、古天乐……将香港电影推向了辉煌的巅峰。但如今,香港电影似乎没人看了,前段时间的第42届香港金像奖,是香港电影说不出的没落无奈心声。

 

为何30年前,香港电影火遍全亚洲,但是现在却鲜少看到高水准的新作?今天,香港百科通和你一起来看看香港电影空前强盛的黄金时代,以及它由盛转衰的过程。

 

邵氏电影,必属精品

 

多少人的童年的记忆来自香港电影,喜剧、警匪、武侠……经典数不胜数!

 

事实上,早在1950年代,香港就是亚洲娱乐圣地。就连现在娱乐产业强悍的韩国也曾吹过“港流”。

 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 

1958年,邵氏电影公司成立。香港电影独门强势的片种之一,武侠片能够兴起也起源于邵氏,当时邵氏推出《大醉侠》、《新独臂刀》、《刺刀》等武侠电影,可以说是香港电影辉煌的开端,

 

60年代香港影坛,邵氏在每部电影结尾自信地打出字幕“邵氏出品,必属精品”。

 

70年代,嘉禾影业崛起

 

这个出现在无数港片前的Logo,你一定见过,它就是嘉禾影业。


图片来源:嘉禾影业

 

嘉禾影业老板邹文怀原本是邵氏二当家,但无奈邵氏是家族企业,想到自己有可能打工一辈子也终于出头之日,于是退出邵氏自立门户。

 

1970年,李小龙打算从美国回香港发展,他开出条件:每部片酬一万美元,只拍自己满意的剧本,拍摄时间不能超过60天。嘉禾看准机会,派人到美国,许以丰厚报酬,将李小龙拉入旗下。

 

李小龙到嘉禾后,邹文怀请来倪匡,为李小龙量身写了《唐山大兄》,电影上映不到三周,就以380万港币打破了香港票房记录。

 

其后的《精武门》,更是为嘉禾打开了日本和欧美市场。后来,许冠文、洪金宝、成龙、吴宇森等大牌导演和演员纷纷加盟嘉禾。

 

香港电影巅峰,双周一成时代

 

80年代,香港电影步入黄金时期。当时的香港电影是“双周一成”的时代 ,周星驰、周润发、成龙三个人的票房号召力惊人,成龙的“功夫搞笑”电影、周润发的“枪战电影”和周星驰的“无厘头电影”,一时传为佳话。

 

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收入屡创新高,多部影片更是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里程碑,如《英雄本色》、《警察故事》系列、《赌神》系列等。当时香港年产电影数量曾一度超过300部,成为亚洲电影的代名词。


图片来源:电影《英雄本色Ⅱ》

 

 除了双周一成,香港电影还有二梁、二刘、二张、一黄, “二梁”指的是梁家辉、梁朝伟,“二刘”指的是刘德华、刘青云,“二张”指的是张家辉、张国荣,“一黄”指的是黄秋生。

 

那些年,周润发手持双枪、风度翩翩的身影,刘德华与梁朝伟在《无间道》中的深邃对视,还有张曼玉、王祖贤等一众女神在银幕上的倾城一笑,都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经典。

 

图片来源:电影《英雄本色》

 

不得不感慨,当时香港名导众多,王家卫、徐克、吴宇森、许鞍华、关锦鹏、杜琪峰、陈可辛……美人荟萃,林青霞、张曼玉、钟楚红、梅艳芳、王祖贤、关之琳、邱淑贞、张敏……香港配乐大师、武术指导灿若流星,陈勋奇、胡伟立、黄英华、黄霑、袁和平、甄子丹、洪金宝……

 

美国电影人专门撰写关于香港电影的著述,给香港电影评语“尽皆过火,尽是癫狂”,被无数人引用,这些都是港片当年地位的缩影。

 

90年代,香港电影慢慢走向衰落

 

1993年开始,由于好莱坞入侵、台湾资金离场等诸多因素,香港电影极盛转衰。

 

1994年、1995年,是香港电影损失惨重的年份。1994年,林青霞、钟楚红和王祖贤相继退出影坛。

 

1995年,周润发在拍摄完《和平饭店》之后,远赴好莱坞发展;周星驰创立的彩星电影公司倒闭。

 

这时好莱坞大片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,从那时候起,电影大片开始了对特效的依赖。没有数字化、不做特效,这是香港电影至今也没多少起色的、最落伍的弱点,也是为什么1995年开始,周润发、成龙、李连杰三位巨星会陆续离开香港,前往好莱坞发展的原因。

 

1997年,一场金融危机来了……也由此席卷电影圈。

 

如今,满眼尽是老戏骨

 

2000年后,香港电影辉煌不再 “双周一成”来到内地发展;结束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,虽然三人至今也有不少佳作上映,但是已经和经典的香港电影大相径庭!

 

早在世纪末,也曾涌现出谢霆锋、李灿森、冯德伦、吴彦祖、陈冠希、余文乐、张柏芝等大批新人。只可惜,这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人,并没有在香港影坛这片土壤坚持太久,便各自精彩去了。

 

偶尔香港电影不时有新气象,但却很难看到新精英。旧的人才还在进一步流失,新的希望还没有出现,呈现一派青黄不接之象。

香港电影人才缺失最大的问题在于——师徒制。香港没有内地电影学院、戏剧学院那样的学院派,而是靠师徒制,比如吴宇森是张彻的徒弟,香港电影配乐大师胡伟立带出了黄英华等配乐名家……

 

师徒制的问题,就在于培养人才不超过三代。在老一辈人才逝去或退出之后,新人远没有前人的能力。

 

近几年,香港演员断层的现象愈演愈烈。不同的电影,都是熟悉的面孔,即使演技出众,也确实难抵观影疲劳。

 

如今,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和好莱坞大片的冲击、本土市场的萎缩、人才的流失……香港电影已经越走越远。在最近的一届金像奖上,大家是真的感觉到到香港电影的荒芜。

 

虽然如今的香港电影已经难以出现那份“港味”,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与感动却是永恒的。对于每一个钟情港片的人来说,港片永远不会死去。

 

香港百科通,与你一同见证港影流年!


举报
香港百科通
每週推送热点资讯,精彩不错过!
微信 微信客服号
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
欢迎关注香港百科通!
Copyright @ 2024 知竹傅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